快题答辩三洲四校尽展风采
2月15日,经过三天密集的头脑风暴,三洲四校联合设计的阶段成果汇报在布鲁塞尔运河文化中心举行。这里曾经是雪铁龙汽车制造厂,后来改造成集文化创意、艺术家工作室、城市活动展出的文化中心,中心内部富有创意的展览作品与浓厚的工业文化氛围正好与此次联合设计的主体相得益彰。
成果汇报吸引了布鲁塞尔自由大学等高校及周边同学和市民的参与。首先,Christine Fontaine教授对各国朋友的到来表示感谢,并对这些天同学们的努力表示肯定。接着,8个小组依次对自己的场地展开了详尽的分析,问题总结归纳,每位成员分别对汇报的PPT中自己负责的那部分进行讲解,让每位小组成员都有展示自我的空间。交大学子们自如的走向台前,发表了自己的真知灼见。不少小组在PPT汇报结束界面上,非常用心地使用英文、中文、阿拉伯文、法文等多种语言表达“谢谢”之意,也赢得了大家的高度赞赏。
第一组:王月、陈妍霓、杨原清、Zeinab Obeid、Mariam Al Assaad、Hassan Chamseddine、Olivia Mack Jared Kramer
他们认为这一区域最独特的特征,一定是基于布鲁塞尔当地人群具有差异性的独特的生活方式来展开。他们计划将这里规划成为承载城市节日的场所、都市的绿脉和多元文化的舞台……
(部分作品展示)
第二组:吴卓林、陈思丞、唐雨倩、MaherChoueiri、EdwinZreik、MichelKhayrallah、MitchelSchulzetenberg、Michaela Smieja
他们用一条贯穿于火车站与运河区的绿廊,将城市水系规划和城市重要轴线发展紧密地结合起来,赋予城市水系强大生命力。滨水公园多样的活动更能融入城市,成为城市重要景观文化资源,促进水与城市景观相映衬,形成优美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塑造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滨水景观。
(部分成果展示)
第三组:陈力、张坤懿、余珺涵、selinna、rouby
在充分考虑地块运河两岸的交通人流、历史文脉的基础上,他们设计规划了一座步行桥Black and White,这是一座象征比利时国粹(巧克力与钻石)特色的彩色之桥,是连接融合地区种族文化隔阂的文化之桥,是蕴含东方传统阴阳理论的生态之桥……
(部分成果展示)
第四组:秦文、张明锐、谢思宇、Pia Nassar 、 Keira Rachac、 Mazen Sfeir、 Alex Ormsby Yara Farhat 、 Eline Bou Chahine
他们尝试在这个交通线路相互交织,城市轴线错综复杂,看起来是一个混乱图解的地块建立秩序。一个宁静的城市公园从此产生,它保留通道和空地、优雅的空间品质、材料和装饰,它关注个体对集体空间的使用、绿色和自然的味道、传统庭院,它包含一个运河文化博物馆,向人们展示这里发达的运河历史……
(部分成果展示)
第五组:孟世佳、程俊杰、高歌、Mariane Azar、Maya Nassif、Marietta Khalife、Morgan Minette、Sydney Schaefer
他们的主题是“都市庭院”,试图在隐含秩序的混沌中塑造一种城市园林,为城市居民创造一种虽各自独立却仍旧能感受到身处周遭的生活体验。这里通过口袋公园为历史保留建筑提供绿色的背景,这里用绿道为原有入户及路径展开了巷道,这里通过公共院落及入户楼梯构成一种“集体的记忆”。最后,绿脉融入运河,形成鲜活的城市景观……
(部分成果展示)
第六组:王楠绮、吴亿伟、王霁月、Aida Barbar、Nour Kanaan、Dahlia Hibri、Joseph Metni、Halley Bartlett、Christina Meyer
面对区域内大量的工业遗存,他们在建筑物生成策略上,尝试从建筑层数、体块构成、空间元素、立面组织、构建类型五个层次形成区域内工业建筑的历史类型,逐步优化层次之间的组织规则和对应关系,完成建筑综合体的构成,高效地获得大量且多样的建筑形式,辅助对工厂进行的功能提升与空间改造。
(部分成果展示)
第七组:王恒钢、廖芯艺、黄珺仪、Cragoe Laura,Daher Tala, Fattouh Rebecca, Khallouf Nour, Meier Noah, Seropian Carlo
这里位于地铁站附近,尽享优越交通和人流优势。他们的设计愿景,是将这里留存成片的厂房建筑群规划成为一个低密度的街区形态购物中心,充分利用这里纵横交织的里弄、开阔的广场空间,用天街的形式塑造一个历史文化及商业交融的独特氛围,让人于繁忙都市中心慢享美好时光。
(部分成果展示)
第八组:王鑫、李鑫松、兰慧琳、John DIGIORNO、Celine FAOUR、Benita JABBOUR、Ghenwa OMARI
JaredZAUN
面对场地丰富的工业遗产,他们制定了微更新、轻介入的方案,最大程度地保留了原有场地的肌理,在遵循COOP地块原有空间组织方式的同时,通过对废弃地的利用,挖掘场地空间更大的可能性,塑造一个文创中心以激活场地活力。
(部分成果展示)
各组的汇报结束后,Christine Fontaine对大家的努力成果给予了很高的评价,盛赞学子们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迅速呈现出高质量、高水平的设计作品。随后各国考察团的带队老师上台进行最后的总结。老师们认为此次滨水区复兴的专题研究工作,不仅增加了学生城市设计的基础知识,锻炼了他们的工作技能,更是以城市修建环境中日趋复杂的空间形态问题为主要研究对象,运用跨学科的途径,对包括文化、功能、生态和经济等诸多因素在内的城市形体空间对象展开设计研究工作,并通过综合性的设计训练展现一条城市规划、建筑设计及景观设计三个学科间互联和互动的纽带。对于中国学生来说,尝试在城市肌理、文化背景和规范制度与国内迥异的条件下展开城市设计工作,同时建构起对中国城市发展的平行思考,他们将受益无穷。
短暂的快题设计结束了,离别即将到来,大家在雪铁龙中心又进行了一次合影,并纷纷拍照留念,互留联系方式,并表示希望以后有机会能再度合作。大家深切的体会到,来自不同国家不同学校的同学能在一起进行场地调研、分析、设计以及汇报,这份经历是难能可贵的,这次的联合设计相比以往更加注重小组成员的合作交流、思维碰撞,注重对大家设计逻辑性的塑造,多次公开汇报的形式也提高了大家的表达能力以及临场反应能力。欢聚之后,大家将朝往各自的方向,开启新的旅程!